【23xiu.com - 愛上秀-教育信息門戶網】
1
什么是財經素養?
財經素養或稱“財商”,都是外來詞。之所以使用“財經素養”,是因為“素養”這個詞更能體現所要強調的內容。
對“財經素養”的解釋,在整個領域里影響比較大的有兩個組織的定義。
第一個是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定義:
對財經概念和風險的知識和理解力,以及應用這些知識和理解力的技能、動機和信心。使個體在各種財經情境下能作出有效決策,提高個人和社會的經濟利益,并能夠參與經濟生活。
另外一個是美國影響力非常大的一個非營利組織的定義:
運用知識和技能有效地管理個人的財經資源,以實現一生的財務安全。
我們比較這兩個定義,盡管措詞各方不相同,但整個含義是類似的,都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就是知識技能的積累,這是基礎;第二個層次就是目的和應用。也就是說知識技能的應用,以及態度、動機、價值觀等。我們更應該強調后面這一層次的內容。
財經素養教育最早起源于100多年前的美國,是公民教育。在公民教育中就有一部分內容講到人應該要學習一些財經方面的知識,以獲得適應社會、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1940年,美國開始在中小學實施經濟學教育,把很多經濟學的內容納入課程體系中。后來又出現了個人財經素養教育,從知識體系講,個人財經素養教育是把經濟學、金融學以及管理學中跟個人相關的部分抽出來而形成的。
2
財經素養的內涵
第一是內容。
也就是知識和理解力,是整個財經素養結構的基礎。
第二是過程。
就是如何運用這些概念。比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地運用學到的知識和經驗,作出決策。
第三是背景。
我們在進行財經教育的時候,需要用到一個背景,這個背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如旅游、職業選擇、職業發展等。
第四是非認知因素。
這個非認知因素對財經行為是有影響的,除知識、技能、辦法外,更多的還有動機、信心、態度等,這些非認知因素會影響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3
財經素養的外延
財經素養教育并不是說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金融精英,更多的是強調培養其資源管理的能力,如對時間、精力的管理,包括如何去選擇,做一個事情的先后順序等。
第一,注重培養能力。
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培養青少年責任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信理性地決策和選擇,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財經素養中,我們更強調能力的培養,更重視責任感、信心、樂觀等良好品質的養成,這遠比知識更重要。
第二,注重塑造價值觀。
財經素養教育是以金錢觀為切入點,形成個人與家庭、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以及個人與國家之間的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財經素養教育的意義不只是學習經濟學、金融學知識本身,而是運用經濟金融的思維解決問題,培養良好的行為模式,提前為適應未來要求越來越高的社會環境做好準備。
猶太人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0.2%,但是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卻高達27%。在美國,猶太人僅占人口的2%,卻掌握了美國高達70%的財富。在美國的文學家、音樂家、戲劇家中,猶太人的比例達到了60%以上。
很多人認為,猶太人從小就進行財經教育,好像他們僅僅唯利是圖。但事實上,猶太人在各個領域都有特別優異的表現。這其實就是財經素養的教育的意義,它的意義遠遠超出賺錢本身,其意義更多的在于培養人一種良好的思維、一種良好的行為模式。
(以上內容根據蘇淞在最新或2022(歷屆)年12月17日“中國教育學會第二十九次學術年會”第八分論壇“財商、能力、未來培養青少年學生的財商素養”上的發言提煉整理。)
第二十九次年會相關鏈接
學有優教、回歸教育人本價值是提高教育質量之本
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提升質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題
鐘秉林:提高教育質量是教育創新發展的時代主題!
王湛:提高教育質量的意義和路徑
尹后慶:“新質量時代”需要聚焦學生核心素養
葉翠微:讓學生回歸到自己的世界中去!
提高教育質量要“以生為本”,要“關注教師發展”!
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大學先修課程的中國之路
CAP——堅實的腳?。何覀冃枰鍪裁??我們又該怎么做?
集團化辦學1.0、2.0和3.0時代的探索之路
集團化辦學未來的路該怎么走?
新時代,應如何達成優質教育?
從學科教學中獲得學養的教育才能助學生走得更遠
從“分數”回歸于“人”——高中數學教材訓練系統中核心素養的落實
數學素養的3個維度是什么?
如何在教材編寫中落實核心素養?
青少年創造力開發的基礎是什么?
美、德、日、俄的“校外教育”是怎樣的?
對初中教育的追問:我們在哪里,應往何處去?
如何讓初中教育不再薄弱?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落實核心素養?
臺灣家庭教育之于大陸有什么啟示?
怎樣依托社區進行家庭教育?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如何定位?
動機和智力,什么更決定學習成績?
基于大腦核心學習能力,教育該如何變革?
【猜你喜歡】